心境依存性效应和性别对中学生外显记忆的影响
2014-3-12 14:13:59

      摘  要  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采用3(情绪匹配状态)×2(性别)的实验设计,选用能够有效诱发被试情绪的视频为实验材料,以情绪双字为学习和测验的材料,采用在实验室里诱发被试情绪的方法,通过效价词的再认测验,研究了在不同情绪匹配状态的下,外显记忆的心境依存性效应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匹配组能够促进正性情绪词的再认,消极情绪匹配组能够促进负性情绪词的再认,在外显记忆中存在心境依存性,诱发情绪状态下被试的外显记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 键 词  诱发正负情绪 再认 外显记忆 心境依存性 性别差异
1引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自呱呱坠地就开始与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并且最终要适应这个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适应需要情绪作为测量表。那究竟什么是情绪呢,从19世纪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而长期的研究,对情绪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关系或主观态度的体验,而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Arnold ,M.D,1960)认为是趋向知觉为有益的、远离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
      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体验和表现出来的相应行为反应。这种情绪说明,情绪是以个体的需要和愿望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自1975年以来,研究者们开始探究情绪与认知间的关系,尤其是情绪与记忆间的关系,现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埃利斯(H.cEllis)总结出一下三点原因:第一,人们发现情绪状态对认知过程有明显的影响,而弄清楚这些影响因素以及这种影响是怎样产生的这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是所要研究的重点。第二,对情绪态度的诱发和控制的技术已有所发展,因此在有关情绪的实验研究中情绪状态可以作为自变量。第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记忆与认知理论必须要解释情绪在认知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这样,认知理论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
    关于情绪与记忆间关系的研究,其中最多的是情绪是否影响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问题,但是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程序、实验被试的选取标准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最终不同的实验结论,所以直到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探究,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用实验材料(带有情绪色彩的视频或图片)对被试的情绪状态进行启动和诱发。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情绪研究范式——情绪启动研究范式。在实验中会诱发两种是情绪状态,一种是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的情绪状态,即积极情绪或称为正性情绪(高兴、兴奋、开心、激动),一种不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情绪体验的情绪状态,即消极情绪或称为负性情绪(沮丧、生气、愤怒、恶心)。
      自从情绪对记忆的研究以来,各种假说就开始被人们所探索,其中一种 假说是心境依存性。心境依存性(mood  dependent  memory ,简称MDM)是指学习某点知识(编码信息)时的心境与回忆该信息时的心境有关,即记忆时的心境对回忆成绩有影响。如,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如果回忆时的心境也是快乐的,则成绩会比在悲伤情境时的效果更好。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性别在有关情绪研究的实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这些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一般的经验认为,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学习中有一定的优势,男性则在抽象逻辑方面占一定的优势。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黄敏儿(2001)等人认为女性在积极情绪中有更多的感受性,而男性相反;女性对积极情绪有较高的表现同时也会采取一定的方式宣泄;男性则更多地会压抑一些负性情绪。有人认为女性的情绪唤醒水平比男性低,情绪体验相对男性也较深刻
      男性对正情绪有更多的忽视和抑制,而女性对正、负情绪均有更多的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