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实行“导学案”
2013-12-26 15:43:43

      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力从哪里来?正如从甲地去乙地,我们不知道如何走最省时省力,那么最好的选择是拥有一张路线图或导航仪。“导学案”就是路线图、导航仪。“导学案”即我们说的“学案”,应该是“教”与“学”的直观具体的“抓手”,是学生学习能力生成和提高的重要工具,是魏书生“民主”与“科学”的具体体现,是追求“乐学高效”境界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导学案”的内容及要求
      “导学案”与教案、试卷、练习题不同,也不是教辅材料。它不应该是“剪刀加浆糊”的产物,也不是知识点的堆砌。它必须承载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它必须能强化新知识的产生、巩固和运用,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强化知识链的构铸,能使知识升华成经验和能力。
      ㈠内容:
      1、科目、课题、主备教师、审核主任、教学时间。
      2、学习目标,教材重、难点,重点新知识,自学内容,学习指导,学生疑惑记录(留空白)、释疑记录(留空白)。
      3、典型例题、课内训练题、能力拓展练习题、作业。
      4、教与学后记(留空白,备师生共用)。
      ㈡要求:
      1、“导学案”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特点及本人实践经验动态生成。同一学科也要根据自己所任班级的学情对已形成的学案进行“微调”,体现个性化教学。
      2、“导学案”的设计,要关注学生“吃好”和“吃饱”两方面的问题。练习题和作业是对学习目标的体现,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测,是对学生能力的再拓展。在内容和形式上一般分为四个级别(梯度):第一级,“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课前自学解决;第二级,“理解类内容”,要求学生能把新旧知识和生活经验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级,“应用级内容”,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级,“拓展级内容”,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与社会现实以及最新科技成果挂钩。
      3、要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指导性。要遵循因材施教、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4、要注重学法指导,做到“授人以渔”。
      5、要凸现“导学目标”。
      6、要体现精讲多练。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和学生合作探究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参与。经教师点拨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重复讲。
      二、“导学案”的生成流程
      1、主备人“个备”,提前一周拟定。
      2、学科组“群议”后,主备人“修定”。提前三天交审核主任审核。
      3、提前两天发给同科教师。教师要根据本班级“学情”适当“微调”。形成各自特色的“导学案”称为“试案”。
      4、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要求预习、完成自学内容。
      5、第一个班授课后,根据课上生成问题及使用体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定案”,再拿到其余班内使用。
      三、“导学案”的使用
      1、对于教师而言,重点把握一个“导”字,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并适时进行释疑,引导学生自觉强化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拓展创新。由原来的教师带着课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课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
      2、合理掌握时间。做到“一课一案”,杜绝教学的随意性。
      3、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学习状态,动脑、动手情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