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要慢慢来
2023-4-26 15:13:10
      作为教师,我个人很多时候似乎缺少一些慢慢等待的耐心。偶然在网上遇到《孩子,你慢慢来》这本畅销书,阅读后,觉得很适合广大的母亲和教育工作者,对我的上述缺点更具有针对性。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早就在微信上看过同事转发的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的故事,但是并不了解作者,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这个伟大的母亲。龙应台,1952 年生于台湾高雄,被誉为"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 她34 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 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龙应台" 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她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暖;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看《孩子,你慢慢来》,我感受到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这些感受交织在一起,让人真真切切听到自己发自内心的笑,学习借鉴到教育孩子的方法。现将我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育要学会耐心等待。《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男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那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讲述的是作者去花店买花的一幕:老妇人把" 我" 要的二十支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 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
      看完这一段,我便深受感动。我敬佩这样的教育,敬佩作者舍得花时间,敬佩她愿意给小男孩充分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她没有焦躁,没有催促,更没有施以援手。她相信,只要给予时间,小男孩就能扎出世界上最美的蝴蝶结。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常常体会到,孩子有能力并有兴趣做的事,如果教师去帮助或指导,也许对孩子是一种干扰,不合适的帮助和指导不仅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还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教育本应是轻松的,我们要学会等一等,要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只要放大我们的耐心,定能收获孩子的成长。
      其次,教育需要平等对话。日记" 一只老鼠" 中作者问儿子:" 昨天的作业得了几只老鼠?" 儿子回答说:" 一只"。老鼠印章是衡量孩子表现好坏的标准,很显然作者并不满意儿子只得一只老鼠,要求儿子重写。然而最终儿子的" 心声" 征服了作者,实现了平等对话。妈妈要求重写作业,安安不满的情绪爆发了,他发自内心地呐喊:" 为什么我要多写一行?你总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我有时也要得一只老鼠-- 我也有权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 " 半晌。妈妈搁下手中的纸,用手背抹了抹安安的眼泪,叹了口气,说:" 好吧!就一只老鼠。你去玩吧!" ……
      孩子的心声,震撼了作者,也震撼了我。想一想,在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时,孩子多少次接受了不平等的教育。教师要求孩子回答问题时叙述要完整,写字时作业本要整洁,排队走路时要跟紧对齐,吃饭时不要把饭弄到餐盘外面…… 每一项都有标准,对所谓做得不好、不认真的孩子,教师总是要求他重做,甚至重做N 次……教育需要平等对话,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认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一面,才能保证不侵犯孩子的权利。平等对话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琢磨孩子的" 无理取闹",接受孩子合理要求。作者说她不愿意敷衍这小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