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心忧天下的抗金英雄形象。在鉴赏这首诗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曾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赋闲在家不被任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自我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未忘忧国,壮志不已的爱国精神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在分析不同类型诗歌之后,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常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 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 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王维)      (4)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 游、辛弃疾)      (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 白、王 维)      (6)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王昌龄)      在诗歌中,人物形象还涉及所写人物的特点,如果能很好理解此类人物形象,对于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现就不难把握。鉴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就这一点单独进行点拨,以免被学生忽视。      比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提问学生: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抓住了哪些特点来表现的?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各组再推荐同学来回答。最后带领学生进行总结: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动作描写,第二句神态描写,第三句描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心理。      讲完人物形象,再讲景物形象。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关乎答题,景物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诗中的景物是诗人为抒发感情而精心剪裁设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给学生一个温馨的提示,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更注重景象事物,意境则景物事物与情的结合。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考虑学生经常对意境和意象概念不清,由此设计问题让他们清楚的区别。教师设问:鉴赏写景诗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经讨论研究回答出景物的远近 ;景物的色彩;景物的动态 ;景物的静态等方面后,教师再让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举例来说明。      学生就自己熟悉的诗歌分析:唐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里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近景,万里船远景。前两句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而且,两句动景两句静景,就景物的远近、动静、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绘画美,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肯定学生的分析:看来同学们对写景诗了解还是很具体的,不过,除了写景诗外,还有一类诗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咏物诗。此类诗多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所以分析时,要注意物我合一。这类诗比较常见的有贺知章《咏柳》,于谦《石灰吟》,黄巢《菊花》等。 展示鉴赏规律,鉴赏咏物诗要注意的几点:      a、诗中“物象”是作者人格化了的形象。作者借此曲折的反映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b、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利用总结出的规律,练习鉴赏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