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节日礼仪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说到节日马上要到来的则是我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她标志着旧的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春节当中会有很多的礼仪、习俗,家长朋友们可以利用春节当中的礼仪、习俗来对孩子的行为做一个很好的引导。
我们往往在过年前的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久开始忙碌了。春节前的准备当中包括家务劳动,比如扫房、置办年货、制作过年要吃的食物等。这些环节都可以让孩子来帮忙,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父母打扫卫生,跟家人一起购买年货等等。通过让孩子参与过年准备的全过程,让孩子亲身体验和感受过年应该做哪些准备。并体会父母的付出与辛苦。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准备迎接新年了。
除夕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所以在古代,晚辈整晚不睡觉为父母守岁,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父母能够健康长寿。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大家要在这一天互相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在过年之前,家长可以提前教孩子一些礼仪。如拜年时应该说什么样的话,怎样对长辈表达自己真诚的祝愿。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既学会了如何向长辈拜年,用懂得了礼仪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晚辈给长辈半年后,长辈会给压岁钱。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现如今,孩子的压岁钱的数额越来越大。渐渐远离了给孩子美好祝愿的初衷,逐渐形成了孩子相互攀比的风气。在这里,建议家长要适当的给孩子压岁钱,避免同学之间攀比成风。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来管理自己的压岁钱。让孩子懂得理财越早越好:家长应从培养孩子的理财兴趣入手,让孩子“当家作主”打理压岁钱,为其创造一个学习、实践理财的机会和环境。让孩子学会科学消费 :可以“放权”,将部分压岁钱交给他自己打理,同时引导其制定简单的开销计划,建立消费账本,鼓励其根据自己的需求添置学习用品、购买课外读物,或者和孩子商量用压岁钱交学费书费,能相对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有购买电脑等正当的大额消费愿望的孩子,可以利用压岁钱,家长再适当补贴,帮孩子实现梦想,让他们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没有了。也可将压岁钱用来献爱心,去帮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同学,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总之,春节是一个家长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时间。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增加孩子的节日礼仪知识,让孩子懂得尊敬长辈,和一些文明用语。同时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在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的努力下,长期的正确的引导,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地址:http://www.qhdbohai.com/n269c7.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