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拜师学艺、师徒结对子”实施方案
一、背景目的:
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渤海中学的未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青年老师的培养工作列为我校重点抓好的“三大工程”之一,即 “青蓝工程”。开学前,学校对新教师进行了“学校规章制度的解读、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如何做好校本教研工作、如何做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进行了岗前专题培训,这是实施“青蓝工程”的第一步,今天正在进行的青年教师“拜师学艺、师徒结对子”活动是实施 “青蓝工程”的第二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学校发展,教师是关键。为了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校教师资源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教科研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特开展青教师"拜师学艺、师徒结对子"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开展,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步入规范化的轨道,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使老教师尽快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能,以达到促进全体教师一同成长的目的。
三、培养目标:
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力争达成“一年合格、两年成熟、三年成胜任、四年成为学科骨干、五年成为学校骨干”的发展目标。(目标: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学校骨干)
四、培养任务
导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徒弟进行具体指导培养:
1、语言:要达到规范、精练、生动、形象、准确、富有启发性。
2、板书:要达到设计合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挈领、书写工整流畅、易于记忆。
3、教态:要达到亲切热情、仪表端庄、师生合作愉快,责任心强。
4、教案:要达到体现新课改理念,体现教法和学法。环节齐全,思路清晰,重点难点、考点能力点突出,适合教学,规范、整洁。
5、教法:要达到灵活多样、实用先进。学法指导恰当有效、课堂活而有序,有效达成目标。合理使用多媒体,力求直观形象、大容量、高密度,高效率。
6、讲课:要达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传授准确,温故而知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拓展延伸,紧密链接高考。设疑有价值。点拔到位。讲解深透,能力训练扎实到位,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7、作业:作业布置要达到适量、同步、梯度合理,侧重基础和能力训练,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业批改要及时,细致。批语准确具体,针对性强,有指导意义。
8、辅导:辅导要达到耐心认真、精准细致,力求有进步,有提升,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五、师徒的职责与要求:
(一)导师的职责与要求:
1、指导徒弟学习掌握新课程标准,有能力驾驭所教学科的教材,初步构建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
2、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用专用听课本进行听课记录和评议.听课后,应与徒弟及时交流,给予点评指导。
3、培养工作开始的第一个月内,指导徒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教案,并在教案上签字。
4、每各月至少为徒弟上2节示范课。
5、每月指导徒弟上一节有质量的汇报课。
6、每学期指导徒弟写好一篇教学论文,争取在校内刊物《渤海中学报》上发表交流.。
7、指导徒弟参加学校举行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选等竞赛活动。指导徒弟参加市、区教育局举行的优质课大赛、说课大赛等竞赛活动。
8、帮助徒弟分析所教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教学管理的措施、班级教学管理的方法和妙招.。
9、每学期末,对徒弟培养、对徒弟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做出评价,写出鉴定性的评语。
(二)徒弟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1、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能够驾驭所教学科的教材,初步构建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
2、每周至少听导师两节课,用专用听课本进行听课记录,写好听课的思考和感想。听课后主动与导师交流,向导师请教。
3、培养工作开始后,在导师的指下,备好课,写好教案,经导师检查同意、亲自签字后,方可上课.。
4、每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设计好一份与高考试题类似的考试题,做好试卷的规范排版设计。
5、在导师指导下,每个月上好一节汇报课,每学期写好一篇教学论文,每学年完成小课题研究一项。
6、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论文评选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举行的优质课大赛、说课大赛等竞赛活动。
7、主动请导师帮助分析所教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教学管理措施、班级教学管理的方法。
8、每学期末要写一份拜师学艺汇报。上交德教处一份,交给导师一份。
六、验收与考核
(一)阶段工作验收与考核
(1)每学期德教处召开一次“师徒结对子”教师“教学交流会”。学期末召开一次总结会。
(2)每学期,德教处组织导师听一次新教师学习汇报课,并对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3)学期末,德教处组织专家评委对“师徒结对子”师徒双方的教案、听课笔记、评课记录、总结、反思等材料进行评审,作为验收考核的依据。
(二)学年末验收与考核
学年末,德教处认真按照学校“师徒结对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职责要求、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以此确定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次。
(三)考核奖励
(1)对认真按照学校《师徒结对子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认真完成“师徒结对”的各项任务,并取得预想效果的,给予表扬奖励,获一等奖的奖励200元;二等奖的奖励150元;三等奖的奖励100元.
(2)凡被指定与“师徒结对子”有关系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各项工作,而没有按要求落实的,限期整改,达到要求为止。
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渤海中学的未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青年老师的培养工作列为我校重点抓好的“三大工程”之一,即 “青蓝工程”。开学前,学校对新教师进行了“学校规章制度的解读、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如何做好校本教研工作、如何做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进行了岗前专题培训,这是实施“青蓝工程”的第一步,今天正在进行的青年教师“拜师学艺、师徒结对子”活动是实施 “青蓝工程”的第二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学校发展,教师是关键。为了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校教师资源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教科研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特开展青教师"拜师学艺、师徒结对子"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开展,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步入规范化的轨道,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使老教师尽快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能,以达到促进全体教师一同成长的目的。
三、培养目标:
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力争达成“一年合格、两年成熟、三年成胜任、四年成为学科骨干、五年成为学校骨干”的发展目标。(目标: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学校骨干)
四、培养任务
导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徒弟进行具体指导培养:
1、语言:要达到规范、精练、生动、形象、准确、富有启发性。
2、板书:要达到设计合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挈领、书写工整流畅、易于记忆。
3、教态:要达到亲切热情、仪表端庄、师生合作愉快,责任心强。
4、教案:要达到体现新课改理念,体现教法和学法。环节齐全,思路清晰,重点难点、考点能力点突出,适合教学,规范、整洁。
5、教法:要达到灵活多样、实用先进。学法指导恰当有效、课堂活而有序,有效达成目标。合理使用多媒体,力求直观形象、大容量、高密度,高效率。
6、讲课:要达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传授准确,温故而知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拓展延伸,紧密链接高考。设疑有价值。点拔到位。讲解深透,能力训练扎实到位,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7、作业:作业布置要达到适量、同步、梯度合理,侧重基础和能力训练,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业批改要及时,细致。批语准确具体,针对性强,有指导意义。
8、辅导:辅导要达到耐心认真、精准细致,力求有进步,有提升,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五、师徒的职责与要求:
(一)导师的职责与要求:
1、指导徒弟学习掌握新课程标准,有能力驾驭所教学科的教材,初步构建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
2、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用专用听课本进行听课记录和评议.听课后,应与徒弟及时交流,给予点评指导。
3、培养工作开始的第一个月内,指导徒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教案,并在教案上签字。
4、每各月至少为徒弟上2节示范课。
5、每月指导徒弟上一节有质量的汇报课。
6、每学期指导徒弟写好一篇教学论文,争取在校内刊物《渤海中学报》上发表交流.。
7、指导徒弟参加学校举行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选等竞赛活动。指导徒弟参加市、区教育局举行的优质课大赛、说课大赛等竞赛活动。
8、帮助徒弟分析所教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教学管理的措施、班级教学管理的方法和妙招.。
9、每学期末,对徒弟培养、对徒弟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做出评价,写出鉴定性的评语。
(二)徒弟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1、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能够驾驭所教学科的教材,初步构建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
2、每周至少听导师两节课,用专用听课本进行听课记录,写好听课的思考和感想。听课后主动与导师交流,向导师请教。
3、培养工作开始后,在导师的指下,备好课,写好教案,经导师检查同意、亲自签字后,方可上课.。
4、每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设计好一份与高考试题类似的考试题,做好试卷的规范排版设计。
5、在导师指导下,每个月上好一节汇报课,每学期写好一篇教学论文,每学年完成小课题研究一项。
6、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论文评选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举行的优质课大赛、说课大赛等竞赛活动。
7、主动请导师帮助分析所教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教学管理措施、班级教学管理的方法。
8、每学期末要写一份拜师学艺汇报。上交德教处一份,交给导师一份。
六、验收与考核
(一)阶段工作验收与考核
(1)每学期德教处召开一次“师徒结对子”教师“教学交流会”。学期末召开一次总结会。
(2)每学期,德教处组织导师听一次新教师学习汇报课,并对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3)学期末,德教处组织专家评委对“师徒结对子”师徒双方的教案、听课笔记、评课记录、总结、反思等材料进行评审,作为验收考核的依据。
(二)学年末验收与考核
学年末,德教处认真按照学校“师徒结对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职责要求、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以此确定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次。
(三)考核奖励
(1)对认真按照学校《师徒结对子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认真完成“师徒结对”的各项任务,并取得预想效果的,给予表扬奖励,获一等奖的奖励200元;二等奖的奖励150元;三等奖的奖励100元.
(2)凡被指定与“师徒结对子”有关系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各项工作,而没有按要求落实的,限期整改,达到要求为止。
本文地址:http://www.qhdbohai.com/n1273c8.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