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们要认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高效生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的。既要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也不能实用主义地“唯学生是上”,即所谓“教师应围绕太阳(把学生喻为太阳)转”。教师是学生认知的引导者,是培养学生能力的组织者。从这点上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与策划。
教师要组织和领导好教学过程,就要预知学生学习的困难,谋划解决困难的措施。教师备课就要吃透教材的重点,把握知识的内涵,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上课就是要教师突破难点,分散难点。在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的转化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轴心作用。
例如,教学“晶体性质”时,为使学生认识,“不同晶体类型决定其熔沸点因素不同”,在引发学生争论时,我给学生列出三组数据:其一,分子晶体中CH4、SiH4、GeH4的熔沸点及其分子量;其二,离子晶体中BeO、MgO、CaO的熔沸点及其离子半径;其三,原子晶体中金刚石、单晶硅、金刚砂的熔沸点及其原子半径。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很容易归纳出正确结论且掌握的较好(单元测试时这个知识点得分率较高)。我的主导作用主要是给学生做了辅垫,给学生提供自学资料、信息,帮助营造探研环境,组织讨论,引导他们把问题深化。因此说,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铺路石与拓荒者。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由过去的“唯书唯知”,到高扬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全面塑造和构建具有完善性格、丰富充实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文化道德修养的学生主体上来——这便是教师教学中主导作用体现的根本所在。
因此,从根本上实现教学实践中心的转移,乃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
本文地址:http://www.qhdbohai.com/n334c8.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